当前位置:欢喜冤家小说网>穿越>大唐新记> 8、和尚与尼姑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8、和尚与尼姑(1 / 1)

欢喜冤家言情小说,huanxiyuanjia.com

如果您还没有登录请点击:【登录】,如果您还不是本站会员请点击:【注册】成为本站会员!

在山里耽误了小半个月,正好赶上稻田收割。

正如苏壁说的那样,当六个大人,一个孩子的队伍,浩浩荡荡的进了村子,就发现数百个圆溜溜、光铮铮的脑袋,正在稻田里忙碌。

见他们进村,所有人的目光都有些歉意和躲闪,同时又满是幽怨,那场面简直了。

不光是苏壁忍不住噗的一声笑了出来,连苏愈安这个朴实的汉子,此刻也是面皮不住的抽动,艰难的忍着想要捧腹大笑的冲动。

好不容易喘匀了气,揉了揉酸痛的肚子,就看见慈眉善目,一副得道高僧模样的老村正,踱着步子向他们走来。

来到近前,老村正轻拍衣袍,给苏壁和苏愈安行了一个一揖到地的大礼,吓得两人赶紧避开。

“胡公这是为何,长者怎可向晚辈行此大礼,这岂不是要折了晚辈寿数,晚辈如何敢当。”

“老夫这是替下庄全村老幼,拜谢苏家的再生之恩,尔等当得起。”老村正郑重地道:“关于此法,老夫已告知刺史,希望此法能于吾洪州百姓有益。望大郎勿怪老夫自作主张之举。”

“哪里哪里,正该如此才是。身为大唐子民,此乃吾等应尽之事,胡公此举并无不妥。”苏愈安抱拳行礼道。

大唐虽然没有专利法的保护,但有一种可以换来无限荣光和钱财的事情,对古人来说,那是极为私密的事情。如果是换作高门大户,将这种办法秘而不发的大发其财,绝不是什么罕见的事。

所以,老村正的道歉,也是倚老卖老的事后言而已。只不过,苏壁没当回事,苏愈安作为一个一心只为大唐的军人,更是没放在心上。

“老夫,在信中言明,此法乃是尔自军武中得来,并未提及小郎与此事的干系。日后,若是朝堂封赏下来,大郎切记别生出破绽。”老村正看了一眼苏壁,道。

在军武中当了半辈子兵,从一个平民,一步步爬到正六品昭武校尉这个品级,自然懂得一些官场里面的道道。

以苏壁七岁的年纪,若是被卷入这件事之中,对他的来说风险实在是太大了。

知道老村正的过往,所以他明言说起这件事,才让苏愈安感到一些意外,连忙说道:“多谢胡公。”

回头看了苏壁一眼,见他没什么表情,赶紧拉了他一把,道:“还不向胡公道谢。”

苏壁有些莫名其妙,心想这是干啥了,为什么要道谢啊,但动作上却没有丝毫拖延,施礼道:“多谢胡公。”

村子还是往日的村子,劫后余生的欣喜,不免让人有种又重活了一次的感叹。

村中的小路,依旧是烂糟糟的让人喜欢不起来。但正值秋收,收割粮食才是现在应该做的事。至于大修整,那是秋收结束之后的事。

秋收的场面,并没有多少美感,原本整齐的稻浪不见了,只剩下一块块如同狗啃过的田土,和成捆的稻谷,乱七八糟的摆放在那里,等待后续处理。

看似数量众多的稻捆,等晾晒脱壳完毕,剩下能进肚子里的稻米,只有六成而已,这还是往多了算的结果。

不知道北吃面、南吃米这种说法是从哪里来的。就个人的经验来看,北方也不见得都喜欢面食。

此时的长安,虽然也有很多,诸如胡饼、汤饼一类的面食,但面依旧没有成为人人餐桌上的主粮。

普通人家见到的,依旧是糜子、粟米一类的粗粮。

苏壁喜欢村子里的人叫他大郎,他觉着这个称呼,有着跟自己的心理年龄十分吻合的美感。

苏愈安和其他人照顾着尚有些虚弱的宋家兄弟回去休息,只留下了一老一少在这里看风景。

“可是对老夫的安排不甚满意?”

看着正在田里忙前忙后的小和尚阿满,随意地说道:“归我叔父,又或者别人,对我来说都一样。就算说是您老人家的,我也没意见。”

“尔可知此事对你意味着什么?”

“不知。”

“立下此等大功,势必会受到陛下褒奖。以你的年纪,一个天子门生,想必是跑不了的,这是何等荣耀之事?意味着,你日后科举中第,比寻常人要容易许多。”

“然后呢?”

“读书、科举、为官、报效国......”

挥手打断老村正的话,道:“我对科举没兴趣、对当官也没兴趣,至于报效国家?多我一人,少我一个,有甚打紧?”

看着苏壁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,说出这样的话,老村正就一阵气结。

“身为大唐子民,如何能有这般想法?若是人人都这般想,哪来的今日之大唐?”

对儒家没有好感,也没有恶感。一个受现代科学理性教育成长起来的人,对于这种类似于哲学一样的文化,恐怕都不会十分感冒。

在后世纷繁杂乱的网络世界里畅游惯了,总能见到一些儒家文化是中国糟粕的论调。苏壁的原则是,不了解,不置评。

可是,真正看过一些书之后,才知道,儒家是当时国家统一必不可少的东西,就像是后世的爱国教育一样。

所以,在网上表明了自己的看法,被人狂喷之后,他就贯彻了,永远不要和傻子讲道理,让他永远傻下去就行了的准则。

自从汉代刘彻皇帝开始,儒家思想被用于政治,是对后来朝代的统一和稳定,起到了不可磨灭的贡献。

儒家思想虽然对稳定国家有好处,但也成了国家进步的一块绊脚石。

作为一个国家的统治者,苏壁不认为他们看不到、想不到这一点,只不过是他们不愿意做而已。

或者,也有可能是,当他们发现自己正在把自己放在架子上烤的时候,已经来不及下来了。

曾经看过很多文学作品,都认为管理国家,就是调节国家内部的平衡。苏壁没做过官,不知道这句话是不是正确,但想来应该是有道理的。

当儒家文化,成为衡量一个人是否有能力为官的标准的时候,这颗不平衡的种子,就已经在这个国家生根发芽了。如后世,有钱成为了判定一个人是否成功的标准一样。

“胡公以为,不做官,便不能为国家效力么?那官员吃的米粮、所穿之衣、所睡之榻,从何而来?”

很讨厌这种自以为是的论调,尤其是用微言大义来摆脱责任和义务的儒家。

许多明明是个什么都不懂的蠢货,却偏偏要指挥内行人做事;明明没什么本事,却给想要做事的人,拖后腿下绊子。

想想这些在体制里看到的事情,以及自身的遭遇,就对当官儿的没有任何好感。

“不做官,如何正确的引导百姓?”

苏壁轻蔑地道:“正确的引导出,如今这种局面的大唐吗?”然后拍了拍屁股上的尘土,不再理呆愣在场的老村正,一步一晃的走了。

身体是个孩子,但心智却已成年。苏壁倒不是不喜欢被别人说教,只是不接受这种似是而非的说教。自己都持身不正,却总是在教育别人该如何修身。嘴上挂着,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口号,手底下却干着一模一样的事。

苏壁离开后,老村正独自站在稻田边出神。

想他那个聪明反被聪明误的学生、想苏壁对自己毫无敬意的样子,以及他的那句话,老村正才知道,他是把苏壁当成了自己的那个学生,才如此严苛。

最终,身形落寞的叹息一声......

huanxiyuanjia.com 欢喜冤家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章